今年以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襲來——國內煤炭價格一度漲至離譜,國外尤其是歐洲出現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天然氣價格暴漲的同時,石油價格也隨之高漲。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能源短缺危機?這場危機將會持續多久?對下游化工市場的影響有哪些?未來,能源和化工行業的發展方向又是什么?帶著這樣的疑慮,記者進行了采訪。
國內:煤價高至離譜,多措并舉保供
深入分析能源價格高漲的原因,會發現,這與疫情持續發酵和國際能源轉型息息相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董秀成認為,近期全球能源價格——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出現快速上漲,究其 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是全球貨幣發行過度,尤其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實行無限量貨幣寬松政策,大量發行美元,而能源又以美元計價,貨幣投放量過大,勢必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這是國際金融市場的必然反應。
其次,能源市場受到外部干預也是一個原因,比如歐洲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強力推進能源轉型,其中“去煤”“去核”成為主流,并提出“去化石能源化”,在此背景下,作為化石能源轉向清潔能源過渡過程中相對清潔的天然氣便備受各國青睞,天然氣成為最重要的過渡能源。
再次,由于疫情趨緩,經濟開始逐步復蘇,能源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因而天然氣供求關系出現緊平衡狀態。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強調疫情爆發后的供需錯配問題,他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煤炭、油氣價格出現快速、大幅上漲。這與疫情爆發后供需之間出現不平衡有直接關系。林伯強談到,需求恢復比供給恢復更快。因為供給涉及到整個產業鏈的問題。林伯強認為,盡管供需錯配會導致煤炭、油氣價格快速上漲,但總體來說,這種價格快速上漲仍屬于一種短期的現象。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朱和認為,多方因素疊加導致了此番能源價格高漲。他談到,前一段時間,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油價上漲較快主要是由OPEC+控制產量和主要經濟體開始恢復增長導致;其次,今年天氣異常,氣溫較低,取暖對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增加;再次,今年是雙碳元年,歐洲有些冒進,大量減少化石能源生產和供應。以上原因疊加,導致今年天然氣、原油價格大漲,煤炭價格也隨之跟漲。
國際:氣價飆升10倍,石油需求跟漲
一方面是國內煤炭價格一度走高至“離譜”,另一方面則是歐美陷入歷史罕見的能源危機,其中歐洲尤甚——氣價、電價屢創新高,天然氣儲存量陷10年最低之谷。
“歐洲長期以來實行能源轉型政策,以應對氣候變化為引領,將自己看成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領導者或引領者?!倍愠上蛴浾弑硎?,歐洲為此實施了去煤、去核政策,甚至提出去油政策等。而天然氣作為相對清潔的化石能源,在能源轉型過渡期發揮重要作用,進而在歐洲受到青睞,消費需求快速上升,短缺便成為自然。
“國外能源價格飆升實際上在預期之內,而不是一種意外?!绷植畯姼嬖V記者,盡管國內外能源產業鏈均遭受疫情沖擊,但外國供應鏈受到的沖擊要比國內大很多。
據了解,由于天然氣和煤炭價格的飆升,發電公司和制造商們正被迫轉而使用石油。國際能源署(IEA)表示,此舉可能使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加50萬桶。
由于需求高漲,國際原油價格也水漲船高。而記者從國內專家處了解到的信息則顯示,未來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董秀成向記者表示,對于原油價格來說,盡管前期上漲趨勢明顯,但是預計資源國和消費國均不希望油價繼續上揚,而且美聯儲貨幣政策很有可能調整,改變無限量化寬松政策,再加上資源國和消費國均有可能采取措施抑制油價,OPEC+可能實施增產措施、美國頁巖油增產、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等措施,國際油價下一步很有可能出現逆轉,至少不應該再持續上升。
朱和也認為,今后油價大漲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一方面美國要控制物價,最近還釋放了戰略石油儲備;另一方面,前幾年的低油價,加上疫情,使油氣投資出現停滯,化石能源供應的后勁不足。與此同時,OPEC+堅持供應溫和增長的立場依舊非常堅決。因此,未來油價大漲或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安粫偷牡秒x譜,也不會高的離譜,大概率會在60-80美元/桶間波動?!敝旌腿缡钦f,
展望:危機并非偶然,明年有望緩解
從國內到國際,今年這場看似突如其來的能源危機實際卻并非偶然。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表示,能源短缺是高碳型社會在向低碳轉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挑戰。他認為,在全球低碳轉型過程中,不能低估新舊能源結構替代過程中的風險,認為新舊能源結構在替代過程中可以實現無縫連接?!皩鹘y能源占很大比例的經濟體來說,能源短缺是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在全球范圍內這個問題也很重要。”。
展望明年的能源市場,業內專家普遍持樂觀態度。“明年能源市場的前景仍然是樂觀的?!绷植畯娫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隨著產業鏈的修復,石油、煤炭的價格都會逐步回歸。預測煤炭在600~700元/噸,油價在60~70美元/桶。目前高企的煤價和油價對于石化上游行業來說必然是利好,但對下游則是負面影響。未來隨著煤、油價格得到修復,下游行業的緊張狀況也會得到緩解。
董秀成談到,隨著冬季保供結束,預計春天來臨之后,能源供需緊平衡的局面將逐漸結束,總體上能源供需關系會出現松平衡局面,價格會趨于穩定,甚至下降趨勢明顯。
朱和則認為,未來的國際能源市場,大國間博弈會使局面更復雜,比如“北溪2號”項目、伊核問題等。而疫情的反復,尤其是南非發現的Omicron新變異毒株造成了恐慌,也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同時,近年來歐洲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有一些冒進,新能源供應連續性差及其脆弱性已經顯現。再加上氣候、天災等因素都給未來國際能源市場帶來了變數。而中國在2035年碳達峰的形勢下,能源化工的發展要和新材料發展結合起來,因為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不會達峰。未來化工新材料品種多樣化、原料多元化、產品高端化的趨勢,將為上游行業帶來更多機會。
下游:“雙控”力度收緊,化工市場承壓
受上游能源價格上漲及國內“雙控”等政策影響,下游化工市場受到較大影響。董秀成指出,主要影響是直接關系到化工產業運行成本,如果化工品價格不能順利傳導,便會導致整個產業虧損或盈利不足;如果化工品價格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而理順,又勢必推高CPI,不利于控制通貨膨脹。
朱和表示,煤價上漲,對于煤化工行業影響較大。主要是因為煤頭化工品目前高端少低端多,原料價格對生產成本影響較大。相對而言,油頭化工品產業鏈較為完整,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恒逸石化相關負責人則談到能源價格上漲有利的一面。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會推動產業鏈相關產品價格上漲,進而有利于生產經營管理,同時有利于在庫商品的庫存價值增加。煤炭及天然氣等能源價格的上漲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企業生產成本。但企業效益最終取決于加工價差,根據CCF數據,十月份聚酯產品加工價差處于上升通道,十月平均價差顯著高于三季度,且價差上漲幅度高于能源價格上漲幅度。
今年9月以來,嚴苛的限電政策令下游化工企業遭受巨大沖擊。許多上市公司發布停工停產公告。記者從業內專家處了解到,未來我國“能耗雙控”政策必將繼續堅持下去,作為重點耗能行業,化工市場上下游均會受到影響。
“國家很有可能出臺‘碳排放雙控’政策,這樣勢必會對傳統化石能源產生革命性的沖擊和影響?!彼^“碳排放雙控”,即指對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強度進行控制。董秀成談到,化工產業與化石能源密切相關,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化石能源控制越嚴,越可能導致化石能源由傳統燃料轉向化工原料,因此預計未來在化工原料市場上,化石能源之間的競爭將日趨嚴峻,尤其是煤炭與石油之間作為化工原料的市場競爭日趨復雜而劇烈。
朱和表示,我國‘雙控’確立的目標一定要實現。但他也同時指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各地要穩步前行,先立后破,遵循科學規律持續發力,切忌“運動式”減碳、“一刀切雙控”。另外,當前技術上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加速攻克,尤其是新能源成本還相對較高,我們在“能耗雙控”推進時要首先保證社會正常的能源供給,把穩價保供放在首要位置。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
發布時間:2021-12-13 11:13:19